通辽市是内蒙古重要的玉米主产区,近年来,通辽市利用玉米新品种和配套绿色高效集成技术,使低产田平均产量达到850公斤/亩以上,高产田连续两年产量超过1000公斤/亩。新品种配套新技术,使玉米在增产增收的同时有效解决了我区土壤板结、盐渍化严重、化肥使用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地膜回收难等问题,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
为提升自治区农牧业产业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和生产水平,突破玉米种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瓶颈”问题,2020年12月,自治区科技厅启动“科技兴蒙”行动自治区玉米种业技术创新中心“高产优质绿色玉米杂交种选育及高效节水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项目。项目由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四川同路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区内外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共同实施,科研团队涵盖19家单位、79位专家。项目针对长期以来自治区玉米育种规模小而散、育种手段落后、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不足、主推品种单一老化、缺乏突破性品种、节水减肥减药高产高效措施缺乏等问题进行产学研协同创新。
项目主持人、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党组书记张建华介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自治区玉米种业技术创新中心聚焦自治区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大科技需求,开展科研和技术攻关。项目实施以来,育成并推广了包括TK601(国审玉米新品种)、京科2179、种星117、种星118、北农861在内的多个玉米新品种,在优良品种的基础上,配套实施推广了‘内蒙古西部玉米培肥节水绿色生产技术’‘内蒙古东部玉米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高产高效技术’等新技术,有效地促进了玉米增产增收,保障了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项目自启动实施以来,按计划顺利推进,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项目共创新玉米种质资源57个;选育优良自交系51份;构建黄瑞群的新型核心种质基础群体1个;创新新型杂优模式3个;培育高产优质绿色宜机收新品种13个;专用青贮玉米品种3个;集成玉米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1套;构建了内蒙古西部玉米培肥节水绿色生产关键技术模式1套;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栽培技术模式73.4万亩;获得植物新品种权3项;授权专利14项;制定地方标准2项;引进区外玉米创新团队3个;培养区内创新团队5个;柔性引进或培养创新人才30名;培育带动适度规模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个,培训农业科技人员、种粮大户、新型农牧民3244人次。项目打造的玉米新品种及高效集成技术,通过百亩核心示范区、千亩方和万亩片的建设,集中展示了各项集成技术成果,为农民搭建了直观的观摩平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牵头创建的自治区玉米种业技术创新中心,是自治区“科技兴蒙”行动首批启动创建的五个种业技术创新中心之一。为突破种源“卡脖子”难题,2020年,自治区科技厅通过“科技兴蒙”行动,对在呼和浩特市、通辽市、赤峰市和乌兰察布市拟建设的草种业、玉米、肉牛、设施蔬菜、马铃薯五个自治区种业技术创新中心予以重点项目支持,通过项目的实施,促进我区相关创新主体与科技兴蒙“4+8+N”合作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全面提升内蒙古种业科技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为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上一篇:内蒙古本年将扩种430万亩大豆
下一篇:内蒙古玉米区划及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