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农民的嘱托
日期:2024-01-13 作者: 江南竞彩网站官网下载

  四季轮回里,她像候鸟般跋涉着,追着春天播下的种子,追着秋天收获果实。如一位耕耘者,她专注于田畴,挥洒着智慧与汗水,为的是让金灿灿的玉米堆满千家万户的粮仓,让丰收的笑脸装点这片黑土地。她倾注对农民的满怀深情,谱写着庆丰收的华彩乐章———这段精彩的文字是为“感动丹东十大人物”之一的辽宁丹东农科院玉米所所长、研究员何晶的颁奖词,也是她为了农民的嘱托,刻苦奉献农业科研20余年的缩影。

  何晶1957年出生于书香门弟的知识分子家庭,13岁那年夏天,几个小伙伴约她去玉米地里割野草。尖尖的玉米叶刮得她脖子和小脸辣的,身上还起了一片疙瘩,又疼又痒,好几天才消退。从此她幼小的心灵萌生讨厌农业,发誓一辈子不沾“农”边。

  1977年恢复高考后,何晶想通过上大学远离农业。可是她却收到“沈阳农学院”的录取通知书。1982年毕业,她被分配到地处凤城市郊的丹东农业科学研究所(现在的丹东农科院)。分配的那天晚上何晶辗转反侧:鄙视农业却学了农业,想“跳出农门”却又走进了农门。

  来到了农科所的第一年,何晶被派到大堡镇农村去体验生活。她虚心地向当地农民请教,渐渐地学会了撒粪、播种、插秧、拔草等农活。她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农民,成为指导农民科学种田的“专家”。邻近的闫家村这一年减产了,一位农民眼含热泪拉着何晶的手说:“唉,都怪没有好品种啊。小何,你回去给咱们研究个新品种,让每亩地再增产两三百斤!”此情此景深深地触动了她:农民需要知识,需要人才,更需要新品种。

  回所后何晶被分到化验室工作,却怎么也忘不了农民对新品种的渴望,时刻激励自己绝不辜负农民的重托!她终于把目光瞄在玉米新品种选育上,毅然交上了请调玉米研究所的报告……

  南繁北育刻苦创新我国著名玉米育种家李登海研究员参观丹东农科院时曾对该院院长景希强说:丹东农科院堪称“中国玉米良种的摇篮”。

  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选育的“丹自330”玉米自交系曾荣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用其配出的“丹玉6号”玉米杂交种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其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广,在各地广泛种植,让全国农民认识了玉米杂交种。

  然而,在何晶的脑海里时时浮现出农民渴望增产增收,期待高产品种的情景,她向老专家学习,却未停滞不前,而是克服重重困难,勇于创新,育出产量升级的新品种。

  调到玉米所,何晶在田间观察株高和穗位,调查各种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常常一呆就是一整天。她的儿子是托儿所里送得最早、接走最晚的一个。

  为了加快育种进程,把一年一个育种周期变成两个周期,1986年冬天她带着两岁的儿子同丈夫一起去了海南。当时海南育种基地的条件十分艰苦,简易的住房时常漏雨,喝水要靠自己打井,吃菜要自己种,那时何晶的心里却充满了亲临前线的喜悦,而不知道苦和累。

  育种期间每天她都要顶着炎炎的烈日,为上千株玉米套袋授粉、做记录。一天工作下来,浑身被汗水浸透,脸被晒得爆了皮。下雨天,雨一停她马上赤脚踏泥为玉米套袋,否则花粉就会飘散造成混杂。真是晴天一身土,雨天满身泥。为了抢时间,天不亮她就带着两岁的儿子打着手电去玉米地薅草。就这样,日复一日,单调而重复的操作连她的儿子都学会了,她在前边地里给玉米棒套袋,儿子紧跟在她后边给矮株的玉米秆套袋;她与爱人经常研讨“美3184杂340”组合,儿子也天天挂在小嘴上,一见到何晶就高声诵念这个童心不懂的“天书”———“美3184杂340”……一次何晶和丈夫都下地去了,儿子一人坐在手扶拖拉机上玩耍。一位外地同志不小心弄翻了车斗,一个伤疤永久地留在了儿子的脸上,愧疚之痛也刻在了她的心上。

  2006年12月,何晶的腿伤复发,带病飞海南下到繁育基地授粉,坚持干了半个多月,最后肿痛难忍才就近去部队医院看病。医生责怪她来晚了,当即作了手术。何晶怕耽误授粉时机,仅住了两天院就返回了基地。

  为了让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她带领课题组的同志像候鸟一样南来北往。春天,她到辽西、辽北安排制种基地;夏天,她与同志们一道到田间去杂去劣,指导农民抽雄;秋天,她到种子基地严把质量关,把一流的种子收回院里;冬天,她为广大农民咨询服务。就这样,她一年忙到头,一直忙到腊月二十八九。节假日、星期天她几乎得不到休息。有时累得连上楼的劲都没有了,她只好给儿子打个电话,让儿子下楼扶她到小吃部吃点东西。

  何晶付出的滴滴汗水终于浇灌出累累的硕果。以外引系“美3184”为母本、自选系“丹340”为父本组配成的杂交种“丹玉19号”,从1990年开始做大面积试种,到1993年底,累计种植培养面积达42.3万亩,增加社会效益800多万元。而且还推广到四川、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取得良好的效益,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七五期间,辽宁省的主栽玉米品种“丹玉13号”由于斑病发生严重,致使玉米育种工作和全国一样面临着遗传基础狭窄、增产幅度小、品种抗逆性差的严峻挑战。针对这样的一种情况,何晶及其课题组采用复合杂交的办法,选育出优良玉米自交系“丹341”,并于1987年以7922为母本,丹341为父本组配成杂交种“丹玉20号”,到1996年累计种植125.6万亩,增产粮食6280万公斤,创社会效益6000多万元。

  何晶采用“丹自330”与美国热带血源的种子杂交后选育出的“丹3130”,较之“丹自330”产量更高、抗性更强、适应性更广。她用“丹3130”选育出的杂交玉米新品种“丹玉30”、“丹玉47”等,产量高达2000多斤,平均产量也在1400斤左右。是继“丹玉6号”、“丹玉13”之后,有望成为丹东农科院玉米新品种的又一个高峰。有个省农科院也采用了何晶选育的“丹3130”组配出杂交玉米新品种,并通过国家审定,还转让给全国一个较大的种子公司。

  何晶作为主要完成人选育的玉米杂交种“丹玉14号”获丹东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丹玉19号”获丹东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丹玉20号”,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获丹东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丹玉40号”获丹东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她主持选育的优良玉米自交系“丹3130”通过鉴定,成果水平达国内领先,2005年获丹东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同年获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她还先后参加了《全国玉米品种资源目录》、《全国玉米优质品种资源目录》两部著作的编写工作,在省及全国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

  何晶多年来的辛勤努力和杰出的贡献,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任,曾荣获丹东市、辽宁省及全国“三八红旗手”,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优秀员等称号。2002年被选为十六大代表,2003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今年又被选为党的。她是党代会代表,又是人代会代表;她来自人民群众之中,又勇于反映广大群众的意愿。

  2003年3月,全国十届一次人大会上,何晶与数十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破天荒地提议“取消向农民征收农业税、特产税”,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当年内就废除了“特产税”,第二年就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

  今年3月,赴京开人大会前夕,省内有些群众向何晶反映个别地方农民没有正真获得政府补贴的实惠,她准备到京开会时提出来。省有关部门领导得知后,一再打电话劝阻何晶不要提此意见了。然而,何晶认为党和政府的补贴政策是正确的,体现了对广大农民的关怀和爱护;如落实不好,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基于此,何晶不计个人得失,还是以党和农民群众的利益为重,仗义直言,在全国人大会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诸如此类,何晶倾听农民意见,反映群众意见的事例不胜枚举,本报记者在她办公室采访时,就曾遇到过三五个、十来个农民直接向她反映情况或问题,期待她帮助解决。何晶热情而耐心地接待说:“让我解决,我解决不了;但是,我会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你们的意见……

  何晶,人如其名,她体察民情,关心农民疾苦,勇于为民直言,无私无畏,她的那颗心就像水晶一样晶莹透明……

  在丹东农科院所在地附近,草河乡下堡村,农民李世忱的妻子有病拄双拐,院里长满野草,房门破损欲倒,土炕铺着破席子,窗户蒙着废塑料布,膝下两个女儿,买不起衣服,上不了学。何晶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从1991年开始,她就给李家女儿买衣服,买手表,交学费,每年种地缺肥少种子都是何晶无偿供应。2005年,何晶为了改善李家的居住条件,多次到市民政局、乡政府帮助李家申请补助金1万元,她自己又拿出4000元。李家在山下盖起了三间新房。

  在东汤乡有个困难农户,名叫宫培信,有两个女儿念不起书。于是何晶为他家担保帮助贷款1万元,她自己又借给5000元,一直供这两个女孩子读到中专和大专毕业。现在大女儿宫莉莉已经在北京工作了。宫莉莉怀着无限感激之情称何晶为“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