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隆平高科VS荃银高科谁是国内种业龙头?
日期:2024-01-18 作者: 行业新闻

  种子企业是种业发展的市场主体,中国有农作物种企7000多家。国内以育种、制种为主营,并且营收在20亿元以上的公司有两家:隆平高科和荃银高科。

  在传统种子领域,现有存量市场中,荃银高科的竞争力要稍弱于隆平高科,但是在订单粮食业务和大股东的支持下,荃银高科的业务上涨的速度正处于上升期。

  今天,小编将从业务布局、股东优势、收购扩张、转基因种子等方面做分析,看隆平VS荃银,谁才是种业龙头?

  隆平高科于2000年12月11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是由袁隆平院士作为主发起人之一设立的现代种业高科技集团,也是中信集团旗下农作物育种领域的核心平台,如今市值209亿元。作为国内顶级规模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杂交水稻种子业务全球领先,杂交玉米种子业务中国领先、巴西前三,辣椒、黄瓜、谷子、食葵业务中国领先。

  荃银高科于2010年5月26日在上交所成功上市,由种业界知名企业家、″种业十大功勋人物″张海银先生与种业界知名科学家、原安徽省农科院李成荃女士共同发起组建,如今市值100亿元。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农业部首批农作物种子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中国种业信用明星企业″,杂交水稻研发、推广及海外业务规模均位居全国种子企业前2位。

  先从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占比来看。隆平高科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6.89亿元,同比增长5.29%;归母净利润亏损8.7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6244.74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8.1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4.48亿元。数据统计显示,隆平高科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复合增长率为5.63%。

  分产品来看,隆平高科2022年度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中,玉米种子收入13.17亿元,同比增长29.73%,占据营业收入的35.69%;水稻种子收入13.02亿元,同比下降0.16%,占据营业收入的35.30%。

  据往年年报数据,隆平高科水稻种子2020、2021年占据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42.25%、37.22%,2022年下滑至35.30%,根本原因是水稻种子面临的竞争在加剧。玉米种子增速较稳,占比提升至29%。

  数据显示,荃银高科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4.9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51%。最近三年的收入和利润复合增速都在40%左右,但收入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2018年以前,主要是种子收入,其中水稻、玉米和小麦三类种子合计占比在80%左右,订单粮食占比6%。2019年以来,种子收入持续下降,订单粮食业务规模快速提升,按公司公布的年度经营数据(2021.8.1-2022.7.31),公司主要收入中水稻、玉米和小麦种子业务合计占比在60%左右,而订单粮食高达32.6%。

  订单粮食,本质是粮食贸易业务,相当于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目前主要合作方是大型的粮食加工公司、养殖企业和酒厂,向下游销售大米、青贮玉米、酿酒用小麦等粮食。以养殖企业为例,公司和知名的奶制品公司,比如光明乳业、现代牧业等合作,向他们销售饲料用的青贮玉米,这样也能够带动玉米种子的销售。

  隆平高科成立时以水稻、辣椒业务起步,由湖南省农科院作为第一大股东发起成立并实现上市。在2004年至2015年期间,新大新集团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隆平高科也在这一期间成长为中国种业龙头企业。

  对隆平高科而言,2016年1月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随着中信集团的入主,隆平高科回归种业″国家队″,并由此踏上打造国际种业巨头的征程。2016年至今,中信集团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最终控制人为财政部。

  今年7月,隆平高科在实现对类金融业务的彻底剥离之后,又拟进一步收购隆平发展7.14%股权,挂牌底价80098万元。如果隆平高科竞买成功,那么中信集团将实际控制隆平发展超过62%的股权。这一笔交易也反映了隆平高科努力成为全世界种业巨头的雄心,因为隆平发展的主体业务布局是在海外。

  反观荃银高科,业绩增长或许离不开近年来的几次股权整合以及在控制股权的人支持下开展的系列资本运作。公司的股权结构在2019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此前是无控制股权的人,也无实控人,但2019年后,控制股权的人是中化集团下属的中化现代农业。

  而此前中化集团已经收购了全球第一大农药、第三大种子公司—瑞士先正达,2020年中化集团又把中化现代农业的股权划转至先正达集团旗下,2021年中化现代农业持有的荃银高科的股权又转给了中种集团,荃银高科最终的股权结构是这样的:中国种子集团是控制股权的人,实控人是国资委,公司也成为了先正达在国内种业板块的一员。有了大股东的支持,荃银高科在开展订单粮食业务的进展就很顺利,与股东之间的日常关联交易也在增加。

  在玉米种子方面,2020年收购新疆祥丰70%股权,祥丰是新疆唯一的玉米育种建筑设计企业,也是国内主要的爆米花供应商;此外又收购了国垠天府51%股权,国垠天府长期深耕西南区域,这次收购有助于拓展西南区域的玉米业务。

  在种子品类方面,公司把棉花种子作为第二品类,今年四月股东大会已经审议通过,收购新疆金丰源种业公司60%股权,开拓西北地区市场,拓展棉花种子业务。

  在扩产方面,2021年分别在四川、江西启动育繁推一体化项目,拓展当地的种子市场。

  在海外市场方面,公司在孟加拉国、安哥拉、缅甸建立了种子生产基地,开展本土化制种和销售,以减少相关成本和经营风险。

  综上,荃银高科的扩张方式是收购+扩产。那么这种方式是否也是国际种业巨头的发展方式呢?

  国内种子市场的集中度比较低,前五家合计的市场占有率只有12%,而全球是52%。排名第一的隆平高科只有4%,而全球第一的拜耳市占率20%。借鉴海外种子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成长经验,借助收购扩张是必经之路。与荃银高科相比,隆平高科的收购起步更早些。隆平高科自身的优势在水稻,其余领域的种子则借助收购补齐。2015-2017年先后收购5家公司,分别进入了蔬菜种子、向日葵种子和玉米种子领域。2018年收购联创种业,在转基因玉米种子领域获取了重大突破,另外参股的子公司杭州瑞丰也获得了四项玉米种子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1、从产品市场占有率和业绩表现分析,虽然在传统种子品类布局上,两家基本一致;但是在种子的播种面积上,2020年的前十大水稻和玉米种子播种面积的排名中,隆平高科各占了四项,荃银高科则只上榜了一类杂交水稻。但是根据两家公司近期的业绩表现,荃银高科处于明显上升期。

  2、从并购能力分析,未来种子市场集中度的提升特别大程度会借助并购,隆平高科的股东是中信集团,有比较强的并购能力;荃银高科的股东先正达,目前提供的支持主要在种子技术和销售经营渠道层面,比如前面提到的订单农业,此外先正达更突出的优势是转基因种子。

  3、在一体化布局方面,两家公司还都比较缺失。一体化最重要的包含两个方面:是否有农药、化肥等业务;是否向下游延伸,比如生猪养殖等。在这方面,另一个企业大北农的布局更全面。

  在比较龙头公司在转基因种子方面的布局之前,我们先来了解转基因种子商业化的流程。转基因种子从开始研发,到最终商业化,大致需要8-16年。这期间有两个阶段,第一是安全证书获批,第二是种子审定上市。

  首先安全证书的获批流程分为5步,分别为实验研究(1-2年)、中间试验(1-2年)、环境释放(1-2年)、生产性试验(1-2年)、申请安全证书(3-5年),合计需要7-13年的时间。

  获得了安全证书之后,还有必要进行品种的审定。品种审定尤其重要,相当于商业化应用的放行条。品种审定流程需要持续1-3年时间,时间长短取决于两个方面:1、是否基于老品种进行转基因?2、种植区域在转基因前后是否发生明显的变化?

  第一种情形是:老品种+种植区域不变,这样品种审定是最快的,只需要1年的生产试验;

  第二种情形是:老品种+种植区域发生变化。这种情况需要先有2年在新的种植区域上的试验,再加上1年的生产试验;

  第三种情形:新品种。这种需要的时间最长,包括2年区域试验+1年生产试验+2年DUS测试。如此漫长有繁杂的流程,对于手里已经持有安全证书的种子公司来说,是最有利的。

  2019-2022年期间,已经获得安全证书的企业包含大北农(六个)、隆平高科持股的杭州瑞丰生物(四个)、中国种子集团(三个)、中国林木种子集团(一个)。其中大北农有90%的转基因种子属于上面提到的第一种情形,预计在2023年就会进行商业化推广。

  荃银高科的转基因玉米尚处于研发阶段,还未获得安全证书。不过不排除未来和股东合作,推广商业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