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研发的“小薇”微型水稻登上太空,对育种技术和种业发展有什么意义?
……近日,新京报小记者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作物种质库主任钱前,了解我国科学家如何通过科研努力“攥紧中国种子”。
参与此次对话的三名新京报小记者分别是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初二学生陈泽宽、初一学生方家萱和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一学生杨骐恺。为了这次难得的与院士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小记者们提前搜索了大量关于钱前的报道和我国水稻的科研发展情况。
对身处城市的孩子们而言, 对粮食种植的认识大都来自于网络和书本,三位小记者也从未去过稻田实地探访。在得知钱前院士经常深入稻田种植区,“下地” 搞研究后,孩子们也产生了实地了解水稻培育的想法。幸运的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支持下,10月27日下午,三位小记者赶赴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培养间参观。当日,为小记者们提供讲解的作科所博士生张晓星就是钱前院士团队中的一员,孩子们把握机会,进一步探索院士所从事的工作及其工作环境。
“稻子多久可以成熟?泡在水里不会淹死吗?”……在培养间,看到一株株种在培养盒里的水稻,小记者们好奇不已。张晓星从水稻的分类讲起,从水稻的育种至成熟进行了详细介绍,“水稻种子需要浸种以后才能萌发,37摄氏度是它最喜欢的温度。”在张晓星的讲解中,小记者们了解到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以大米为主食,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包括如何让水稻拥有最优质的基因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10月28日,新京报小记者和中科院院士钱前面对面交流,了解我国科学家如何通过科研努力“攥紧中国种子”。新京报记者 刘鑫 摄
小记者方家萱说,以前觉得科学家离自己很远,但实地调研后发现,科学家们从事的研究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调研,她也有了新问题,“我了解到水稻分为南方的籼稻和北方的粳稻两种,我想知道如果要提高产量,这两种水稻的培育方法有什么区别。”
结束了实验室的调研,小记者们又前往附近的超市,看一看市场上的大米。出发前,张晓星建议孩子们观察大米的形态,“有的大米细长、有的圆短,根据不同人的喜好口感也有不同。”
在大型超市里,大米因销售模式不同,分为自选称重区和整袋包装区。在称重区,小记者们捧起大米闻一闻。“确实不同的米香味会有区别。”陈泽宽和记者说,虽然经常会到超市买东西,但自己很少关注粮食区,没想到市场上的大米品牌和种类如此繁多,并且还有产地和类型之分,如“黑龙江佳木斯大米”“圆粒江米”“七星一号长粒香米”等等。在整装销售区, 看着货架上一排排各种包装的大米,售价从每袋20元到100元,甚至200元的都有,小记者心里又发现一个问题,“这些米为何价位有这么大区别?”
10月28日一早,带着这样一些问题,他们来到了钱前院士面前。“这是我从作科所拿来的种子” “这是我从家里带的大米”,看着孩子们带来的粮食,对他们提出的关于科研和生活的问题,钱前娓娓道来。从对自己有深刻影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到视作孩子一样的“小薇”,钱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也多次鼓励孩子们要保持好奇心,“执着的热爱不只是嘴上说说,一定要自己动手干,经历挫折和努力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小记者对话大先生》:在参观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水稻培养间后,我们不难发现到南方适合种籼稻,北方适合种粳稻。如果两种水稻都想变得高产,改进的方向有什么区别?
从起源来说,籼稻和粳稻是有区别的。但如今中国的粳稻、籼稻也在逐步同化,我们把双方的优势基因融合在一起,“籼粳融合” 是水稻发展和推广的趋势,比如把籼稻中耐高温、周期短的基因与粳稻中耐寒、品质好的基因相结合,使其成为高产且好吃的稻米。现在我国的籼稻、粳稻单纯用肉眼无法分辨,一定要通过基因检测。“籼粳融合”“籼粳搭桥”是我国水稻产量持续不断的增加的重要标志。
《小记者对话大先生》:研究新型水稻除了增产之外,会考虑给未来的新型水稻增加营养价值吗?
有这样的考虑,目前也有增加水稻营养价值的研究。水稻主要成分是淀粉,我们首要研究怎么样提高其食用品质,即稻米的蛋白质含量低,味道就会好。科学家们总体上是研究怎么样降低水稻的脂肪含量以提高耐贮品质,当然,也有科学家在研究怎么提高脂肪含量,使其接近大豆的含量。中国的科学家在做各种尝试和努力,你们这一代今后如果从事农业研究,也可以做各种尝试(笑)。
《小记者对话大先生》:我们去超市时发现大米有不同价位,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我国稻米的品质,在高产的基础上有了更多分类。价位高的米,可能是有机种植的,产量低因而价格高,也有的是因为有商业方面的考量。但是,我现在倒是很推崇五六块一斤的米。我们梯田上种植的稻米生态环境非常好,农药、化肥的使用相对较少。不过,不论是每斤六十块还是六块的大米,要通过你自己的口味选择。我们现在研究的“主战场”就是在高产的基础上追求品质。
《小记者对话大先生》:从现在对水稻的研究来看, 能不能说我们已“攥紧中国种子”了?
我们属于国际上的“第一方阵”,尤其是对水稻的研究,同时,我们在蔬菜和瓜果领域的科研进展也很大。“南繁”(注:将水稻、玉米、棉花等夏季作物的育种材料,在当地秋季收获后,冬季再拿到南方亚热带、热带地区繁殖和选育的方法)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第二个是解决了我们中国人民的“吃瓜问题”。解决吃饭问题是以袁隆平先生为代表, 解决吃瓜问题是以吴明珠院士为代表,她是袁隆平先生的同学,被称为“西瓜之母”, 我国西瓜的产量占到全世界的一半。
《小记者对话大先生》:您曾经和团队研究出了“小薇”水稻,虽初期受到“矮小”的质疑,但后来它成功登上了太空。当时基于什么初衷研究这款水稻?它登上太空对中国水稻未来的发展有咋样的意义?
因为模式植物中拟南芥最小,全球有70%以上科学家都在研究拟南芥的基因。我当时就想把水稻变小变矮,在温室里能轻松实现大规模种植,我们在田间发现了变矮变小的水稻,它的农艺性状(可以开花结籽繁衍后代)是正常的。因此,我想把水稻做成模式植物,并且做成了“小薇”水稻。研究 “小薇”是从种子到种子的过程,我们现在做的“小薇”就希望它在太空里结籽。“小薇”倾注了我们的情感,想把它做得更好,使它真正能担当大任。我希望可以看到它担当大任,如果我看不到,希望我的后辈们能看到,因为科学是持续的,再坚持一下也许就成功了。
《小记者对话大先生》:听说您和袁隆平院士是忘年交,您从他的身上吸取到了什么力量?
袁先生八九十岁时,还总是想着创新,他做出“三系杂交水稻”后没有停步, 而是想着要做“两系”,甚至想做“一系”,这样的一个过程很复杂。他思考的很多,还喜欢别人能够跟他讨论科学问题,现在想到这些,我依旧是觉得非常幸福。
你给我出了个难题(大笑)。热爱是发自于内心的,我只是在执着地热爱,我现在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初心不改”,如果我以后想到了其他词语,我再给你这个答案。
这个问题非常好。我21岁大学毕业,20岁时对各种知识非常渴望,当时我在南开大学上学时, 各种选修课、专家的讲座我都会听,育种这门课也是我自主选择的课程。在选修的过程中,受好奇心的影响, 我决定要做杂交,因为在杂交中能产生上千万甚至上亿的变化,你可以从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变化,光是想想都觉得激动人心。20岁的时候满怀激情,其实人生做任何事都要有激情。20岁的时候就是敢想敢干,没有束缚,拼命地想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如果把工作当做职业,就会想着朝九晚五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但如果把工作当成事业,你就会对它一往情深。事业不会一帆风顺, 要经得起挫折,在挫折面前不弯腰。
《小记者对话大先生》是由新京报出品的视频栏目,每期对线名新京报小记者对话一名来自不相同的领域的“大先生”,期待通过先生之“大”,让中小学生感受时代中的大情境大情怀,通过先生之“先”,领悟学无止境的探索与追求。新京报小记者活动 旨在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一个参与社会、 表达自我、提高综合素养的平台,培养他们 的写作、观察、交流、独立思考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