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策法规
三代人一件事——镇坪县农业科研人员接力杂交玉米育种 - 安康新闻网
日期:2023-12-20 作者: 政策法规

  11月15日一早,两鬓白发、57岁的镇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三级研究员曾广莹,背着2000余份玉米种子,再次赶往海南省陵水县三才镇客园村,开启又一轮冬季南繁育种工作。

  这是他开展南繁育种的第16个年头。与玉米默默对视了大半生的他,即便快退休了也未曾停止育种的脚步。DMe安康新闻网

  曾广莹是镇坪县第二代农业科研人员的代表,他的骨子里深刻着对育种事业的执着与热爱。一如上一代农业科研人员。DMe安康新闻网

  该县第一代农业科研人员的代表,是今年85岁的黄克智,被称为镇坪杂交玉米“奠基人”,也是曾广莹的“师父”。DMe安康新闻网

  镇坪县位于陕西最南端,高山高寒,玉米一直是当地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本地品种老化等原因,全县平均亩产不到100公斤,农民一年到头辛苦劳作却连肚子都填不饱。每年有3个月需要国家返销粮来救济。DMe安康新闻网

  如何解决吃饭问题?镇坪把这一难题交给了农业科研人员。1978年,该县成立农科所,李本德为所长,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科研团队,黄克智就是这里面之一。DMe安康新闻网

  从原安康农校毕业的黄克智,发誓要解决增产难题。大量调研后,他决定通过选育本地品种与引进品种杂交,培育新品种。“当时交通不便,科研设备为零,也没现成模式可学,只能泡在地里。自己播种、套袋、授粉,摸着石头过河!”他起早贪黑,跑遍了镇坪的旮旮旯旯,从本地老品种中精心选育出200多份种子,“像珍爱生命一样,因为每一颗都有成功的希望。”DMe安康新闻网

  为缩短育种周期,1981年,黄克智开始到海南开展南繁育种,利用海南冬春两季独特的光和热,加种一季玉米,在一年中完成2个育种世代。自此开启如候鸟般冬去春来的追光之旅。DMe安康新闻网

  每年10月份,他便背着上百斤种子,辗转奔波。那时交通不便,从镇坪到安康至少需要1天时间,到海南要半个月。到达后翻地、播种,到第二年种子成熟后,采收、晒干、整理,再带回进行下一轮育种。DMe安康新闻网

  “南繁南繁,又难又烦。”这句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是早些年南繁艰苦环境的真实写照。黄克智说,住过牛棚,睡过田坎,吃的是咸菜,用的是井水。不仅如此,还要不时应对一些突发事件,比如:为解决当地散养家畜家禽等“破坏”问题,就在地间搭个草棚,横几块木板当床,守着青苗;突然下大雨,就把衣服脱下来,盖住晾晒的玉米;生病了,硬撑着坚持到育种结束DMe安康新闻网

  玉米育种周期长、风险大、失败率高,一个新品种从选育到大面积示范推广,需8到10代的培育,要经过数十年的磨砺。“从几千甚至上万个材料中筛选,也代表着要经历成千上万次失败。”虽然工作周而复始枯燥艰辛,却更坚定了他培育出良种,“让农民吃饱饭”的誓言和信念。DMe安康新闻网

  1989年,在田野里奋斗了9年的黄克智,处女作“安玉7号”惊艳面世,亩产达200公斤以上,产量翻了2倍。第二年镇坪就摘下吃返销粮的帽子,一下子解决了全县5万多名群众的温饱问题!DMe安康新闻网

  1995年,他培育出的“安玉8号”亩产达400公斤以上。这一年,镇坪人均产粮首次突破千斤大关。之后他又带领团队解决了一个个“卡脖子”难题,培育出具有抗病、耐寒旱等特点的“安玉9号”“安玉10号”。其中“安玉9号”获陕西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安玉10号”获陕西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期间,国家农牧渔业部颁发给他“长时间坚持农业渔业技术推广工作荣誉证书及证章”,先后2次被省政府表彰为“先进工作者”。被国家特批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职称。镇坪县农科所也成为全省唯一保留的县级农科所。DMe安康新闻网

  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1999年,对种子倾尽心血的黄克智正式退休。之后,该所育种大旗的重任落在了他的“关门弟子”曾广莹肩上。DMe安康新闻网

  当时为解决更多人吃饭问题,镇坪县依托科研成果加快改革,成立种子集团公司开启育繁推一体化。曾广莹一方面要培育出适宜秦巴山区及西南山区新一代玉米杂交新品种,一方面还要加大推广新品种种植培养面积,这是他的责任和使命。DMe安康新闻网

  “唯有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乐于付出,才能培育出高产、抗逆性强的好品种。”他说培育出一个好品种常常要10多个年头,甚至更长时间,必须要有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的强大精神支柱。DMe安康新闻网

  曾广莹讲述在海南基地育种的情形白天顶着烈日在试验田里干活,累了在地头铺个化肥袋子、用草帽遮盖住面庞休息,渴了一口气喝下500毫升的水,饿了吃点饼干。DMe安康新闻网

  与黄克智一样,曾广莹坚持自己在地里播种、套袋、授粉。他说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搞研究。他A4纸张100页的记载本,至今已有19本。上面写得密密麻麻,抗倒伏性、株型、粒型每一颗种子都有专属于它们的代号和成长记录。他说,记录它们每一天的长势,像见证自己孩子的成长。DMe安康新闻网

  他把钻研劲、吃苦劲都放在了育种工作上,顾不上家。妻子周继翠患有胆囊炎肾结石,一双腿患有骨质增生,经常肿得走不了路。他缺席了两个孩子每一次家长会,春节无法陪伴他们。好在家人都理解。小儿子曾楠今年刚被沈阳农业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专业是资源环境微生物,这令他甚是欣慰:“研究土壤,也跟育种有关!”DMe安康新闻网

  海南是个度假胜地,他从未想过去看看周边的风景。白天在烈日下劳作,晚上在没有空调的农户家,忍着蚊虫叮咬整理资料撰写报告。超过百万字的科研成果,大部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完成的。DMe安康新闻网

  33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高密度选育、抗性选育和单倍育种技术攻关,将镇玉208、镇玉213、镇玉101等6个玉米新品种推向市场。他主持参与的项目先后获省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市级科技成果奖7项。DMe安康新闻网

  为推广种植,他进村入户,给群众现场示范讲解培训,秦巴山区及西南山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声音。至今协助推广新品种玉米达1500多万亩,镇坪也因此成为秦巴周边40余县的良种供种中心。2019年,他获得全国农牧渔业20162018年度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DMe安康新闻网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要让饭碗里装自己的粮食,必须有良种作支撑。从亩产不足100公斤到自主培育品种亩产达500公斤,从零科研基础到全省保留的唯一县级农科所,镇坪县几代农业科研人员艰苦奋斗、赓续传承。DMe安康新闻网

  “搞科研,创新是第一生命力。所以我们加快引进年轻人,老中青交替。”镇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文章说。DMe安康新闻网

  从山东农业大学毕业、1991年出生的周仕俊,是该县杂交玉米育种“第三代”的一员。“从前年开始跟曾所长开展南繁育种。这是一场相对来说比较辛苦的征程,需要耐心与创新,要学习的东西反倒比在学校的时候更多。除了学习老一辈育种知识经验,还要学习他们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科研精神。”DMe安康新闻网

  周围人对周仕俊的评价是:小伙十分踏实肯干,话不多,但谈到育种,却如数家珍。他和记者说,玉米育种最关键的步骤是套袋、授粉,“我们会采集父本恢复系的花粉,套袋之后把花粉抖落在上面,让它结实,这就叫杂交。”DMe安康新闻网

  “他对分子生物学懂得比较多,进步蛮大。”曾广莹说,育种也是育人,凡是能在南繁坚持下来的年轻人,都成长得特别快。“青年接班人慢慢的变多,而且我相信他们会搞得比我们好,因为条件好了,他们文化水平又高。”DMe安康新闻网

  正是有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的努力,目前这个只有17名职工的农科所,成为中国西南玉米生态区重要试验站点,也是陕南最大的玉米种质资源库,承担着国家级玉米新品种绿色通道试验、省级玉米区域试验、西南六省一市玉米品比试验、西部种业联合体玉米区域试验等试验任务。DMe安康新闻网

  只有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如今,从镇坪县农科所培育出来的一粒粒种子,正为我国西南粮食安全根基提供坚强保障。他们“潜心研究甘于奉献”的精神,又在广袤的田地绵延生息。DMe安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