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策法规
陕西良种繁育三年行动方案:年生产玉米良种2600万公斤以上
日期:2023-12-27 作者: 政策法规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的实施建议》,深入推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进一步巩固发展良种繁育面积,提高种子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我省主要农作物生产用种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关于粮食安全和种业振兴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现代种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立足省内自给,对全国市场,以县区政府为主导,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为引领,以两大主粮作物和优势特色作物为重点,按照相对集中、优势显著、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管理高效的总要求,聚焦种子生产、加工短板弱项,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应用,创新制种基地建设和发展模式,推动优势基地与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合作共建,加快打造一批小麦、玉米、油菜、番茄良种繁育基地,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按照“扩大小麦、玉米制种面积,强化油菜、番茄制种优势”的整体布局,2023年,确定四大作物种子生产核心区,积极申报国家级制种大县项目,出台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扶持政策,制定基地建设方案,总结提炼南郑、勉县国家级油菜制种大县实施经验,稳步提升华阴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实施水平,着手完善核心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成四大作物良种繁育基地35万亩以上。2024年,逐步扩大良种繁育基地面积,逐步熟化基地建设模式并推广到所有基地县,持续完善制种基地基础设施和种子生产配套设施,基本实现良种繁育的集约化、规模化和机械化,建成四大作物良种繁育基地45万亩以上。到2025年底,建成四大作物良种繁育基地49万亩以上,形成“布局合理、投入多元、效益突出”的制种基地和“管理规范、技术领先、保障有力”的支撑体系,小麦、玉米实现总量自给,油菜、番茄市场占比稳步提升,带动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商品化供种率达到80%以上。

  (一)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立关中东部以华阴、蒲城为核心,关中西部以扶风、岐山为核心的36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年生产小麦良种1.4亿公斤以上,种子商品化供种率达到80%以上,满足全省小麦生产用种需求。

  (二)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以榆林市靖边县、榆阳区、定边县为核心的玉米良种繁育基地8万亩以上,年生产玉米良种2600万公斤以上,种子自给率达到80%以上,基本满足全省玉米生产用种需求。

  (三)油菜良种繁育基地。依托国家级油菜制种大县项目建设,以汉中市南郑区、勉县、西乡县为核心,建成油菜良种繁育基地5万亩,年生产杂交油菜良种400万公斤以上,全国杂交油菜种子市场占有率达到20%以上,打造全国一流的油菜良种繁育基地。

  (四)番茄良种繁育基地。以西安市临潼区为核心,打造番茄良种繁育基地1500亩以上,番茄制种技术一直在优化,单位制种产量慢慢地提高,年生产番茄种子2.3万公斤以上,占国内市场占有率的15%以上,为全国番茄生产用种作出陕西贡献。

  (一)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各地要在永久基本农田、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田块建设良种繁育基地。要结合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国家级制种大县等项目实施,加强基地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排沟渠、路网电网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设施设备管护,打造集中连片、旱能灌、涝能排、有效隔离、稳产高产的制种基地,配套种子烘干、仓储、检验、挂藏、温网室及制种生产等设施设备,持续提升种子生产标准化水平。

  (二)建设现代加工中心。鼓励各个地区结合实际,围绕良种繁育基地设施短板,建成一批玉米果穗烘干、小麦籽粒加工、油菜加工包装等现代化生产线,提升基地现代化水平。支持企业改造种子加工装备,推广种子丸粒化等精深加工技术,改进工艺方法,全方面提高种子质量。发挥基地所在县政府组织协调作用,围绕基地核心区,依托种子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建设一批大型现代化种子加工仓储物流中心。

  (三)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各地要下大力气打造良种繁育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探索“一站式”服务机制,为种子生产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基地所在市县建立种子检验实验室,为企业和农户提供种子检测服务。针对基地发展需要,及时研究出台用地、用水、用电以及金融、保险等支持政策,着力提升基地服务效能。

  (四)培育专业制种队伍。鼓励各个地区建立种子生产专家服务站,加快制种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着力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各地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开展实地培训指导,提升企业制种管理人员、合作社负责人和制种农户的专业技能水平。引导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与合作社、农户以利益共享机制为纽带,建立长期的制种合作伙伴关系,培育稳固的专业制种队伍。

  坚持“政府主导、龙头引领、多方参与”原则,以现有良种繁育基地为基础,辐射带动、整片推进,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合作模式,努力在提高增量上求突破、在质量上作文章,构建农作物良种繁育新机制。

  (一)实行政府主导。县级政府要按照良种繁育基地区域布局,科学规划,集中连片划定实施区域,将制种面积任务分解到镇村、落实到田块和企业,有条件的地方鼓励整村、整镇推进。谋划具体推进措施,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强化资源统筹和要素聚合,推动耕地、项目、技术向良种繁育基地聚集,切实推进三年行动方案落地落细。

  (二)强化龙头引领。充分的发挥种子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科技、组织、融资、加工、市场等优势,推行“整片推进、企业代建”模式,高标准、强投入,集中连片建设良种繁育基地。采取统一耕种、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防治、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六统一”管理模式,推广高效繁种技术,实现种子标准化生产。

  (三)创新合作机制。发展企业自营模式,引导鼓励种子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采取土地入股、土地租赁等方式,发展集中连片规模化生产。探索合作经营模式,由种子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牵头,联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组织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商定合作方式,组建良种繁育生产联盟,实行联合经营。推行全程托管模式,由种子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联合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确保基本产量、提升新增产能”的方式,对农户种子繁育进行全程或关键环节托管,实现“种、管、收、储、加、销”一体化服务,全方面提升制种质量和效益。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统筹规划,会同发改、财政、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基地建设和管理,落实监督考核责任。基地所在市要强化辖区内各县制种产业规划统筹、政策创设和基地监管。基地所在县要切实加强基地管理和服务,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以县政府名义出台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规划,明确基地支持政策,出台管理办法,建立县乡村三级管理队伍,积极对接优势企业联合共建,营造基地发展良好环境。

  (二)强化政策保障。在省级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专项中切块支持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创设农作物品种推广后补助政策,对推广面积进入全国前十名或陕西前三名的本省选育品种进行奖励。各地要加大财政对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充分的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基地建设,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推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要利用高素质农民培育等政策渠道,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制种基地人才。全面落实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将农作物制种及加工机械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提高农作物制种装备水平。深入推动农业保险,对制种实行政策性保险,提高制种企业抗风险能力。

  (三)强化基地监管。各地要抓好基地源头治理,强化公司制作经营许可资质、亲本种子植物检疫等市场准入审查,严格落实生产备案制度。定期开展制种基地检查、巡查,抓好田间隔离与花期检查,组织并且开展种子质量抽查,抓好制种过程管控。建立完善制种纠纷处置机制,及时化解矛盾问题。强化执法监管,严厉查处套牌侵权、私繁滥制等违法行为。

  (四)强化技术服务。各地要依托小麦、玉米、油菜、蔬菜四大产业技术体系和各级农业科研推广机构,组建各级专家团队,实行联企包片服务指导,推动技术落地见效。各级种子推广部门要加强技术培养和训练,提升基地农民和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制种人员的生产技术水平,实现高产高效。

  (五)强化宣传引导。各地要及时总结基地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深入挖掘基地企业结合共建、政策创新、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典型案例,利用新媒体、网络、电视、报纸等平台,加大宣传力度,讲好基地故事,努力营造制种基地提升的良好社会氛围。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留言或点“在看”的,会逐渐收不到推送!如果你还想每天看见我们的推送,请每次看完后点击一下文末的“在看”。并将本文“分享到朋友圈”!这就是对我们的最大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