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策法规
致敬“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⑧玉米遗传育种学专家荣廷昭:中国人饭碗里的粮要有属于自身个人的好品种!
日期:2023-08-20 作者: 政策法规

  荣廷昭(1936—),男,重庆璧山人,党员,玉米遗传育种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农业大学教授。1957年毕业于四川农学院(后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农学系农学专业,后留校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的科研教学工作。

  他长期致力于作物遗传研究,为我国作物遗传育种学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选育了集高配合力、高产、高抗多种病害于一体的玉米自交系30余个和经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杂交种40余个,累计推广近亿亩,新增玉米40多亿公斤;还开辟了玉米育种新方向,率先培育出“类不育胞质”等一批新材料,为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水平提升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在《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Crop Science》《TAG》《PNAS》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6部。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四川第二届科技杰出贡献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奖项。

  7月2日,成都温江,85岁的荣廷昭出现在当天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活动上。随着红绸缓缓揭开,省部共建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揭牌。

  荣廷昭终于得偿所愿。60多年来,他一直从事作物遗传育种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学科主要带头人,在学校国家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说,“热爱是最大的动力,激情来自田间地头!”几十年来,荣廷昭用他的心血和智慧浇灌着他钟爱的玉米育种事业。在田间地头,他以坚实的步履,书写着他人生的追求。 如今,已85岁高龄的荣廷昭仍然奋战在科研一线。除了在校内育种基地工作外,还坚持每年前往云南西双版纳南繁基地从事育种工作。他说道:“我只是一个种了几十年玉米的普通教师,和团队一起做了一些本专业的事而已。”

  出身农村的荣廷昭说,自己之所以选择从事农业研究,是因为对“三农”的热爱。年少时在农村,常常看到一场风雨后大片农作物倒伏,格外心疼。

  1953年,荣廷昭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1957年,他毕业后留校任教,投身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农学系的副主任李实贲从自己承担的一个原农业部课题中拿出一些经费,支持荣廷昭和一道工作的几位老师进行研究。

  1984年,荣廷昭接任“数量遗传研究室”主任职务,相继主持了四川玉米育种攻关和四川省教育厅玉米育种及其基础理论研究课题,先后与法国尤斯迪卡、泰国正大公司等合作开展玉米花药培养与育种研究。他们注重将数量遗传的理论研究与玉米育种实践结合,对传统的数量遗传研究方法作了改进,并有所创新。

  20世纪80年代初,他们总结提升了杨允奎先生等对数量遗传理论和方法研究的成果,与高之仁合著《试论杨允奎估算特殊配合力效应的简便方法》一文。当时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的关系是国内数量遗传学研究的热点,学术界存在一种观点,似乎遗传距离越大,产量杂种优势就越高。

  然而荣廷昭根据他们的试验,指出遗传距离大小与计算方式、使用的材料和选择哪些作物性状为分类指标相关,且受遗传背景影响,与杂种优势和F1产量间形成多种形式的关系,遗传距离只能作为选择育种亲本的一个条件。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有的人觉得数量遗传学过时了。但荣廷昭和同事们坚信数量遗传学虽不能在分子水平定量揭示某些遗传行为的本质,但它的思维方法及对某些遗传参数的估算,能提供相当丰富的信息来指导改良作物经济性状。

  他们把玉米数量性状遗传研究作为掌握玉米育种理论、制定合理的育种方案的依据,又用育种成效来检验其理论是不是正确。他们还借用三重测交的遗传交配方式,提出了一种把玉米群体遗传组成研究、群体改良与自交系、杂交种选育同步进行的新方法。

  从1981年到1988年,他们相继选育出S37(苏37)、48-2等自交系,同时育成杂交种“合苏”(合二×苏37)单交、川农单交9号等优良杂交种。这一方法克服了传统的群体改良、自交系选育和杂交种组配分段进行耗时多、效率不高、准确性差等弊端,将通常要8个以上生产周期才能完成的育种程序缩短到3、4个生产周期,大幅度的提升了育种效率。得益于这一方法,他们每年都推出1~2个玉米新杂交种。

  经过几年艰苦奋斗,他们在玉米育种上取得较好的成绩,先后选育了川单8号、川农三交2号、川单9号以及后来的川单10号、11号、12号、13号、14号等“川单系列”新品种,并荣获了诸多国家及省级大奖。科技成果得到充分转化,而荣廷昭的科研之路也还在继续……

  到上世纪末,四川农大选育的杂交种最高峰时曾覆盖了四川省三分之一的玉米种植面积。

  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他将数量遗传研究与玉米育种实践相结合,创造了数量遗传研究和群体改良与自交系和杂交种选育同步进行的玉米育种新方法,开创了热带种质在温带玉米育种中应用的新途径,提出了“育种用群体”的概念和合成“育种用群体”的方法。育成了集高配合力、高产、高抗多种病害于一体的玉米新自交系30余个,选育了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玉米杂交种40余个,累计推广逾亿亩,新增玉米40多亿公斤。

  就在常规玉米势头高歌猛进的时候,荣廷昭以超前的眼光意识到,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南地区农业生态特点及畜牧业发展的不断推进,甜糯玉米需求势必日益增强。他立即组织团队开展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选育和玉米近缘属种间远缘杂交,以利用营养体杂种优势为主选育出新型饲草玉米新品种,开辟了玉米育种新方向。

  对他的突出贡献,党和政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先后获得全国科技成果推广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教师、四川首届创新人才奖和第二届四川科技杰出贡献奖等奖励和荣誉称号。2003年,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荣廷昭说,“玉米研究所能否持续不断的发展,关键是后继有人,我要尽力把你们推到前台。”多年来,他不断将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推到科研第一线,自己则甘居幕后。

  玉米研究所成立至今,获得的成果慢慢的变多,获奖档次也慢慢变得高,但很多次,报奖时他都主动让给其他年轻同志,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今天做这些,不是为我自己,而是为了玉米所的发展,为了我国玉米研究的持续发展。”

  以荣廷昭为骨干,玉米研究所形成了一个有分工又合作的团队,取得了不少成绩。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玉米研究所参加了3项“973计划”、3项“863计划”、2项国家支持计划,主持了1项国家支持计划、1项国家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培育重大课题、1项国家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培育重点课题,参加了2项重大课题。近10年来,玉米研究所每年都成功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础研究水平大幅提高。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为了加速玉米新品种选育,荣廷昭在交通差、经费少、设备落后等情况下,建立学校玉米南繁基地,身体力行,任劳任怨。基地的选址、考察、建立、搬迁及开展实验等,他亲力亲为,足迹从海南、广西,再到云南。40多年来,他在南繁基地的工作从未懈怠,节假日加班也是家常便饭。

  用他的话说,现在日子越过越好,自己要以老迈之躯,不忘党恩,牢记使命,竭尽全力,与同志们一道为兴农富农强农奋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