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南全站app下载
【调研报告】徽商期货2023年夏季黑龙江大豆玉米产区考察报告
日期:2023-09-14 作者: 江南全站app下载

  1、面积:通过调研可知,黑龙江今年玉米培养种植面积略增,大豆略减,减幅大约在3%~5%左右;

  2、单产:今年黑龙江产区8月降水较多,且低温寡照会对作物有一定影响,但由于今年黑龙江整体种植较往年偏早,整体来看影响不算大;

  3、种植成本:今年种植成本高于去年20%~30%,因此后市开秤价格过低,农户会有惜售心理;

  4、贸易情况:陈粮贸易商随行就市,顺价收购且随来随走,基本不囤货,新粮要看价格和质量再决定收购模式;

  5、开秤价:贸易商和加工企业对今年大豆和玉米的开秤价格普遍看低,预计均低于去年水平。

  路线:本次调研着重位于黑龙江的中部和北部地区,包括哈尔滨,伊春,鹤岗,佳木斯,桦南县等地。

  大豆、玉米和小麦是世界重要的油料作物和口粮,在我国,粮食安全更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中国已实现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但仍然面临大豆国内供给不足、对国际市场依赖较强的风险。作为传统农作物,大豆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对满足中国居民的营养与健康需求发挥着重要作用。2023年5月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新季大豆玉米主产区种植培养面积双增。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稳玉米,增大豆”政策方向来看,反映了国家要加强粮食自给率,降低对外依存度的决心。7月下旬俄乌的黑海粮食协议事件之后,国际粮食面临供给的不确定担忧再度升温,国内粮食生长情况就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为了深入了解目前黑龙江省和安徽省大豆、玉米、小麦新作生长以及陈作贸易的实际情况,笔者通过对沿途大豆、玉米、水稻和小麦产地进行大量的田间抽样测量,并线家企业,线家企业,通过贸易商、加工企业、交割库以及农场农户了解各地作物的整体生长和贸易情况。希望通过不同层面的调研,深入地了解到黑龙江、安徽地区大豆、玉米和小麦的现状。

  中国大豆生产区域高度集中,最近20年来,由于农户种豆效益较低而缺乏积极性,在大豆进口冲击下,大豆播种面积由2000年的930.66万公顷下降至2015年的682.74万公顷。而大豆改为“目标价格补贴”后,由于价格政策不断调整和优化,农民种豆的预期收益逐步稳定,扭转了大豆播种面积不断下滑的消极态势。大豆播种面积从2016年的709.76万公顷增加到2023年的1044.3万公顷。从生产区域分布看,中国大豆生产存在较为明显的地理聚集特征,全国主产区集中在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安徽和吉林五个省份。玉米则恰好相反,由于种植效益好,国内玉米自2000年以来就震荡走高,从当年的2305万公顷,到2023年的4307万公顷,20多年间面积增长了86.8%。

  黑龙江的三大主粮为水稻、玉米和大豆。黑龙江大豆主产区为北部的黑河地区、西部的齐齐哈尔地区、东部的佳木斯地区、中部的绥化地区以及南部的牡丹江,以上是黑龙江省大豆产量最大的五个地区,约占全省总产量的76%。黑龙江玉米主产区较为分散,主要在齐齐哈尔、哈尔滨、绥化、黑河和大庆地区,面积约占全省的一半以上。

  7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3.1℃,较常年同期偏高0.9℃;从空间分布来看,全国大部农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全国大部农区日照时数接近常年同期,其中黑龙江南部、吉林中西部等地偏少3~5成。全国平均累积降水量为120.5毫米,较常年偏多1.7毫米。7月东北地区大部光温基本适宜,大部降水偏多,墒情较好,利于春玉米、大豆、一季稻等作物正常生长;部分低洼农田遭受渍涝灾害,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等地出现“旱涝急转”。

  7月中~8月中旬,“泰利”和“杜苏芮”台风带来的充沛降水有效缓解高温、增加农业生产用水,但跟随而来的大风同时也使得部分地区作物倒伏。随后“卡努”台风抵达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旱地农田过湿面积有所扩大。从空间分布来看,与降水前相比,黑龙江三江平原、哈尔滨、绥化等地,吉林中东部、辽宁东部土壤过湿扩大,出现不同程度渍涝,主要表现为旱地土壤饱和、地块中的低洼段有明水,水田水层过深,造成土壤通气不良,玉米、大豆等旱田作物根系呼吸短暂受阻,影响玉米吐丝开花、大豆结荚,水稻受精不良或开花短暂受阻。降水结束后渍涝消退较快,未受灾地区作物长势良好。

  据全国农业气象站观测,截至8月中旬,东北地区大部大豆处于结荚期;华北、黄淮、江淮等地处于分枝期,部分进入开花期。大豆播种以来,各产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1.8℃。综合分析大豆播种以来的农业气象条件、作物产量气象预测模型结果,截止7月末,预计2023年全国大豆平均单产与2022年相比为平产年。吉林、辽宁、河南、安徽、四川大豆单产较去年增加1.5%以上,其余大豆主产省单产较去年增减幅度在1.5%之内。

  据全国农业气象站观测,截至8月中旬,全国大部春玉米处于乳熟至成熟期,大部发育期接近常年同期或偏涝。综合分析玉米播种以来的农业气象条件、作物产量气象预测模型结果,截止7月末,预计2023年全国玉米平均单产与2022年相比为平产年。辽宁、天津、甘肃、四川、贵州、湖北、河南、安徽玉米单产较去年增加1.5%以上,其余各省较去年增减幅度均在1.5%。

  据调研数据反馈可看出,农场的作物生长情况明显好于村屯,且在大豆上更为明显,因农场的大豆结荚情况好于地方,而玉米的瞎尖情况依然较为普遍。农场的地大豆株高普遍在100CM以上,玉米的籽粒更为饱满。据佳木斯贸易商介绍,今年北部地区积温差,因此或对蛋白会有影响,不过今年大豆播种较往年早,早霜若来得晚,偏北地区的青豆预计会比往年少。

  由于台风影响,在鹤岗等地还发现部分地区玉米倒伏和穗棒无籽粒现象,不过只是路边的少数情况,目前玉米普遍在35个水以上。总的来看,大豆玉米长势均不错。

  据国家统计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24年度中国大豆种植培养面积10443千公顷(1.57亿亩),较上年度增加1.95%,主要原因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加力推广,东北产区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提高,农户大豆种植积极性获得支撑。而预计黑龙江农场大豆增加明显,因部分水田改旱田。

  由于今年七八月份产区降雨偏多,大豆玉米水稻收割整体预计会延后一周至十天左右,按照以往的习惯,每年10月上旬至中旬就会有如九三、象屿等大企业给出开秤价,但今年与2019年情况相似,收割进度的延后必然导致开秤时间顺延,新粮大量上市预计会推迟至10月下旬至月底。由于今年水大,预计大豆蛋白指标差于去年,去年大豆开秤价格为2.8~2.85元/斤(筛粮),高开低走,而今年由于目前现货只有2.5元/斤左右(39蛋白),高蛋白(42蛋白)大约在2.8元/斤。加上今年整体面积增加,市场对新季开秤普遍看低,预估毛粮区间在2.3~2.5元/斤,原因是若低于2.3元/斤则无法回本,农户惜售;可若高于2.5元/斤,则俄豆以及美国和加拿大大豆会继续挤占国产豆份额。

  对于玉米开秤价,象屿农产贸易部负责人表示去年玉米开秤价为1.03~1.05元/斤(30个水潮粮),预计今年会在0.9~0.95元/斤,主要也因预期今年玉米丰产,且市场上替代玉米的谷物较多。总的来看市场预估今年大豆玉米开称均不会高于去年。

  由于去年粮价一路走低,农户们的心态也在转变,已经不似2020和2021年时了,一些农场农户表示,上秋只要基本达到心理预期就先出一部分,否则怕越等越跌。但由于2023年大豆玉米种植成本大增,平均来看,大豆的种植成本从2022年的15000元/垧涨至18000~20000元/垧,玉米的种植成本从2022年的18000元/垧涨至22000~23000元/垧。即便算上补贴,开秤在2.5元/斤的价格充其量只是保本,因此低于这个价格农户会有惜售心理。

  关于今年东三省的大豆补贴,各地力度都很给力,上半年在种植前也基本给出了大方向。2023年3月22日,黑龙江农业农村厅发布公告,2023年我省继续实施玉米、大豆差异化补贴政策,原则上大豆生产者补贴每亩达到350元以上。对于黑龙江今年种植补贴未有官方文件出台,有传闻称友谊农场的补贴为356元/亩,具体补贴仍需关注官方发布。

  2023年1~7月我国俄罗斯大豆进口总量为80.6万吨,同比去年同期的37.47万吨大增1.15倍,主要因价格同比下滑。理论上看,俄豆进入国内只能用作加工,且俄豆筋性不够也无法用于做豆制品。目前仍有中国人提供种子和工人在俄罗斯种大豆,俄罗斯当地包地成本很低,但种子农药化肥成本要高于国内。俄豆近期价格上涨,基本跟国内价格持平,价格优势不再,但预计新粮上市仍会对国内有冲击。

  A公司于2014年成立,该企业经营范围包括:谷物仓储;粮食收购;米、面制品及食用油批发和进出口;饲料批发和进出口;化肥批发;预包装食品及散装食品批发等。公司旗下涵盖了北安、嫩江和宝泉岭等库点,其中宝泉岭正在申请交割库。经营方面,该企业国产大豆仓容共54万吨,进口大豆几百万吨,为中储粮做代储大约10.8万吨,每吨政府给50元补贴。面积方面,预计今年黑龙江大豆面积下滑5%,预估今年粮质一般,因此前积温偏低;预估玉米价格坚挺。对新豆开秤价格看平,基本与盘面接轨。企业现货负责人称,俄豆目前对国内冲击和影响不算大,因此前俄豆进口大约4600元/吨,后期上涨至5000元/吨,与国产豆价差缩窄。

  B豆业是佳木斯当地的老牌压榨企业了,企业压榨国产豆产能40万吨/年,但最近几年开机率很低,主要是因大部分时间无压榨利润。去年上了米糠油的这条压榨线吨,玉米贸易没做。

  企业张总称今年当地大豆正好在最需要水分的灌浆结荚期降雨量大,因此利好单产,大豆玉米长势不错。对新季大豆价格较为悲观,主要是需求差,认为大豆4700~4800元/吨为底部,不过认为国内豆粕减量不会减太多,对豆油后市看涨。该企业的贸易结算模式主要是现金结算,跟上下游均不做订单农业,因市场风险。该企业的铁路运输线不再使用,因此前的铁路运输线路为几家共用,这几年因疫情需求差,粮食外发量下滑,因此小贸易商均用公路运输。

  企业老总张总认为,今年大豆想大涨较难,除非后面有早霜,或者国储大量收购,否则国产豆市场很难扭转目前的颓靡之势。

  1、某混改进出口粮贸企业C C企业,由北大荒600598)集团、佳沃集团、智恒集团合资于2015年11月27日成立,注册资本金3亿元人民币,是一家集种植、谷物烘干、仓储、物流以及粮食转运的公司,总部坐落于哈尔滨,在北京和天津设有分公司,在俄罗斯远东海参崴设有全资子公司,是一家混改国企。本年度佳北C企业已执行合同高达约5万吨左右,未执行陆续到港的2万吨左右,玉米贸易7万吨,主要发往日韩等地,大麦和燕麦等杂粮大约2万吨左右。

  据C企业大宗贸易总监刚总称,目前俄乌冲突对企业影响并不大,因与俄罗斯贸易签订的都是以人民币定价,俄罗斯企业也对这样的模式较为认可,因此外汇风险并不大,企业并未做汇率对冲。刚总还称,今年国家租用了大批的国企和民企的库点来收购,后面上秋若不能腾出库容则无法大量收购,或者可以说,陈豆拍卖和新豆的收购可能会并举。

  这两家均为做大豆玉米小麦的贸易商。D粮油:企业今年的贸易情况:大豆9万吨,玉米4万吨,小麦3万多吨,贸易量较去年同期缩减了大约30%。今年参与了拍国储粮,主要是代蛋白厂拍,地储大豆质量略好。

  E粮油:对今年新豆开秤价格预估为2.2~2.3元/斤,认为4800元/吨附近是盘面底部。稻谷定向拍卖对玉米而言是利多,说明玉米市场有缺口,未来小麦的底才是玉米的底。

  桦南县F粮贸:公司今年贸易量2万吨左右,跟往年基本持平,目前公司的余粮不多,大约还有千把吨左右,有一些豆瓣供给给油厂或者大酱厂,认为大豆上秋开秤大约2.4元/斤左右,看的不高。

  企业收购大豆年贸易量大约5~6万吨,主要收购42以上的高蛋白大豆。当地的大豆主要供给豆制品企业,做豆腐、腐竹和千张等。经营模式均为现金结算,随来随走,基本不屯粮,也不跟上下游签合同。目前当地豆瓣报价2.4元/斤,一吨粮的利润空间大约30~40元。对今年豆市价格不看好,预计安徽豆今年开秤3.25元/斤,去年大约是3.8元/斤。新粮上市还要跟陈粮掺兑加工,因新粮水分较大。

  该企业小麦贸易量今年做了8、9万吨,去年做的量比较大,大约16、17万吨,该企业往年主要为面粉厂供货,为某国际粮商的固定合作方,也为某屿和某贸等大企业供过货。去年粮质佳,今年由于收购季节河南“烂场雨”影响,安徽局地也受影响,芽麦和萌动麦多,因此今年饲料粮大约做了3万吨,较往年增加了一倍左右。

  当地一亩包地成本大约700元/亩,由于银行资金利息低,第三方资金较为活跃,因此借贷收购粮食的企业较多。今年大的面粉厂备货周期较往年长,因当地农户选择新小麦上市即出手,没有存粮习惯,因此面粉厂往年囤货10万吨,今年普遍要屯15~20万吨。企业老板对小麦后市看涨,目前小麦收购价大约在1.53元/斤,认为后市有望涨至1.6元/斤。

  黑龙江I农场二十万亩耕地被列为标准化作业示范区。农场盛产优质大豆、小麦、玉米、水稻等粮豆产品,十几年来农场大豆一直荣获出口商及饲料加工业的青昧。农场由于实行统一的管理模式,因此大豆玉米长势较农户地块好很多。据I农场农户表示,去年大豆亩产达到400多斤/亩,今年预估产量与去年相当,农场的补贴除了正常的地补和粮补之外,轮作补贴是整个农场所有面积一起轮的,去年的轮作补贴大约是89元/亩。

  不过农场对种植品种管理非常严格,春播时节每亩地要交400元的保证金,若改种其他品种则保证金不退。农场的包地较农户高得多,为一亩地1200元,即一垧地18000元,种植大豆的种子+化肥+农药+机耕+人工合计大约5000元,即总成本要23000元/垧,而玉米除了包地的其余成本要大约6300元,即总成本要24300元/垧。

  农场农户表示,去年大豆开秤价高,但是农户们对后市看涨,为了多赚钱都惜售,结果后面价格一路下跌才后悔不迭,后来到了今年中储粮增储,收购价格为2.775元/斤,当地农户把粮食纷纷交了国储。否则卖粮难问题很突出,因地理位置当地太过靠北,为中俄边境地区,大豆玉米外运成本较高,从当地发到鲅鱼圈的运输成本大约要230元/吨,较黑龙江其他靠南的地区大约要高出50~60元/吨。因此农户表示今年若是上秋开秤价格合适就打算先卖掉一部分。认为价格在2.7元/斤算是保底价。

  J粮油:该公司是一家年贸易量约3~4万吨的大豆贸易商,主要以发往南方地区的豆制品企业为主。企业老总表示,目前市场需求依然很差,往年8月中旬以后的开学或点都会有提前的备货,但今年完全看不出来需求增加。去年由于某天、某名等大企业的购销方式有所改变,签订单风险过大,现在包括大的蛋白厂如某王等均在东北有固定的采购或代采购渠道。新豆会随行就市收购,不会大量囤货。

  宝清县K豆业:今年大豆贸易量大约4万吨左右,跟前几年基本持平,且去年上秋开秤跟下游的蛋白厂签了不少订单,由于价格高开低走,利润空间较前一年更好,收购也基本上是按照订单的量收购。往年给海天和禹王等企业供过货,今年行情不佳就没有做,主要是给南方的中小豆制品企业供货。认为今年开称价格不会太低,因今年种植成本太高。他称宝清当地今年大豆养殖面积减了三分之二,且预计今年单产也不如去年,若当真减产,上秋考虑囤部分大豆待涨。

  嫩江L豆业:低于2.4元/斤老百姓不愿意卖,因为种植成本高企,今年大豆贸易做了2万多吨,国储大约做了七八千吨,因销区消费寡淡,贸易难做。宝泉岭M公司:今年玉米大约做了5万吨,水稻做了8万吨左右,认为玉米开称价格大约在0.9~0.95元/斤,因进口替代很多,糙米目前只有2400元/吨,而玉米2500元/吨,糙米在饲料中掺兑比玉米有优势。

  广东中山市N公司:对后市大豆价格不看好,不过当国产豆和进口价差靠拢甚至拉平,首选国产豆,因国产大豆豆制品得率更高,且口感也更好。

  目前处于新陈交替的时间节点,对于目前的市场而言,大豆玉米市场既有陈粮供给紧蹙,新粮后期天气存在潜在利多的支撑,也面临着新粮即将大量收割上市,高开低走的风险。今年国内大豆玉米后期不会出太大问题,霜冻在厄尔尼诺年份炒作概率很小的前提之下,国际大豆玉米供给无虞的此时,后期豆一和玉米上行空间受限。不过在成本支撑之下,开秤过低也会加重农户的惜售心理。预计大豆开称价格在2.4~2.55元/斤(毛粮),玉米开称价格在0.95~1元/斤(30个水潮粮)。月间价差套利方面,豆一15合约历史走势偏震荡,除了2019年为震荡走低,其余年份均为横盘震荡,未有明显趋势,可继续观望。玉米15走势震荡偏强,可择机买1卖5。

  由于今年豆二大涨,豆一豆二价差持续缩窄,从二者现货的历史价差来看,豆一豆二现货价差在2014~2019年呈现-300~700元/吨的区间震荡,2020和2021年疫情期间国产豆大涨,二者价差最高拉到接近2200元/吨,高位震荡过后,2022二季度之后再度回到700元/吨以下的震荡区间,而二者价差缩窄对豆一而言是利多,后市国产豆被进口豆挤占的部分有望夺回。

  从期货价格趋势来看,豆一和豆二2311合约的价差目前只有197元/吨,为近五年来的历史最低,后市二者价差有望扩大,从基本面上来看,2401合约的空间更大,但目前豆一豆二的已经有500元/吨的价差。预计今年10月下旬左右中储粮会出收储价,豆一2311压力更大,可择机在2401上做买豆一空豆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