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培育的郑单 958 连续 17 年在全国玉米推广面积中排名第一,成为中国第六次玉米品种更新换代的标志性品种,促进了我国玉米育种方向由稀植大穗型向密植中穗型品种的转变。如今,已经 86 岁高龄的他,依然坚守在玉米育种一线,为玉米育种事业贡献力量。
堵纯信,河南省原阳县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曾任河南省农业科院粮食作物所玉米室副主任,一直从事玉米育种、示范推广和配套技术探讨研究工作。主持选育出制种产量高、综合性状优异的玉米自交系郑 58,培育出耐密高产、稳产广适的玉米杂交种郑单 958。获国家、省科技成果奖7项,其中国家科技一等奖 1 项、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1 项,发表科技论文 20 余篇。
1936 年 12 月,堵纯信研究员出生在黄河岸边河南省原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的家乡土地贫瘠,盐碱地居多,父老乡亲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劳作一年,也难以解决温饱问题,记忆中最深刻的事情就是人刚走出食堂大门,心想着再来三个黑窝窝能吃饱就好了。饥饿是人生的第一堂课,在这艰难的岁月里,他热爱家乡的土地,怀揣着让这片热土多出产粮食的梦想和期盼父老乡亲能吃饱饭的朴素心愿,1957 年,他负笈省城,进入了梦想中的科学殿堂河南农业大学农学系学习,有幸师从吴绍骙教授,开启了他寻梦、追梦和圆梦的玉米育种的科学生涯。毕业后,堵纯信先后在开封地区农业局、河南省农业厅工作过一段时间,从 1973 年 1 月一直到 1996 年退休,都是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事玉米育种研究工作。
育种工作是繁琐且枯燥的,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每年 6 月份开始在郑州夏播种植,到 10 月份收获,考种结束后,11 月份就该将材料拿到海南三亚进行加代繁殖,在海南一呆就是 6 个月。田间工作特别辛苦,从平整土地到播种、浇水、施肥,从授粉杂交到数据调查、收获种子,从脱粒、晾晒再到运回大陆春播、夏播;在烈日下汗水顺着衣襟往下流淌,在灯光下忍受蚊虫叮咬,汇总试验数据;周而复始,在这半个多世纪的玉米梦当中有苦闷、有彷徨,但更有惊喜和快乐。最令他难忘的是上世纪 70、80 年代的“南繁”育种。那时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途中乘坐火车、轮船、汽车辗转到达海南三亚,单程需要 6 天。每年 6 个月的南繁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住茅草房、缺水没电、拾柴火做饭,天天“二干一稀”外加咸菜疙瘩,到了晚上,房间里蚊虫飞舞,老鼠打架都是常有的事。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在南繁育种的玉米全生育期当中,常常会遇到人们无法抗拒的异常境况,例如台风、暴雨,刚长出来的绿油油嫩苗在眼前被冲毁,自己却束手无策,深刻地领会到大自然的无情,待到长烟一空,春和景明,还得重新补种。
他自称我本农民,岂怕耕耘。在这几十年的南繁北育工作中,先后培成了 C 郑单二号、郑单七号、C 郑单七号、郑单 13(豫玉17)、白玉 109(豫玉19)和郑单 958(豫玉33号)等玉米优良杂交种并应用于生产。特别是 2000 年培育出的玉米杂交种郑单 958:是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基础,以耐密性和广泛适应性为抓手的突破性新品种;2004年以后,郑单 958 慢慢的变成为国家玉米区域试验和主要玉米产区的省区域试验对照品种,促进农业增产,很受农民欢迎,迅速推广普及至国家黄淮海、河南、山东、河北、吉林、辽宁、湖北、浙江等 8 个省区,最多年份种植培养面积达 6000 多万亩,21 年来经久不衰。据农业部统计:截至 2020 年底,郑单 958 在全国累计推广种植培养面积达9亿亩,增产玉米 506 亿千克、增收 608 亿元,连续 17 年在全国玉米推广面积中排名第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种植培养面积最大的品种,成为中国第六次玉米品种更新换代的标志性品种,促进了我国玉米育种方向由稀植大穗型向密植中穗型品种的转变。2007 年,“高产稳产广适紧凑型玉米单交种郑单 958”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难舍玉米育种梦,难释玉米南繁情怀。退休后,堵老依然坚守在玉米育种一线 的基础上,他成功培育出三系配套新品种——纯玉958。母本不育系稳定性很高、父本恢复性强,实现了三系配套和不育化制种,做到了玉米制种成本低,种子质量好,且制种产量提高 10%-15%。
如今已经 86 岁高龄的堵纯信,依然在三亚、郑州、张掖三地奔波,为玉米育种事业贡献力量。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他寻梦、追梦和圆梦的过程中,玉米不但种在他深爱的这片热土当中,也在心田里扎根,他的玉米梦和玉米育种情怀也必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玉米育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