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道文,男,1971年9月生,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自参加工作以来,他30年如一日坚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从事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培育研究。由他主持、参与培育出的玉米新品种已在全国累计推广4000多万亩,带来社会经济效益超过200亿元。
玉米育种周期长、风险大、失败率高,一个新品种从开始选育到能够大面积示范推广,常常要数十年的磨砺,但这阻挡不了卢道文想多出品种、出好品种、快出品种的决心。他把试验田当作育种的主战场,每年冬天都要奔赴海南试验基地进行玉米南繁加代,一待就是两三个月,十几年来,他几乎没和家人一起过过春节。正是这样像候鸟一般往返奔波,他一年完成两年的科研任务,快速缩短了玉米育种周期,加快了新品种的选育步伐。历年的玉米夏播时期,正值安阳高温天气,但卢道文每天早上不到5点就准时起床,一直到夜里11点才能上床休息。他总是顶着烈日带领科研人员,连续奋战多天,完成小麦收获和玉米播种工作。在夏播工作中,卢道文不是改革创新,就是和同行专家进行交流与学习,何时开始拔节了,什么时间开始抽雄了,何时开始授粉了,何时成熟了,他总是细细观察并记录在本子上。
一个创新品种的能量究竟有多大?卢道文以“昌7-2”玉米自交系为基础,培育出“安玉5号”“安玉8号”“安玉308”“安玉706”为代表的一大批优良玉米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66.67万公顷,新增社会经济效益5.5亿余元。以“昌7-2”玉米自交系为亲本育成的玉米杂交种“郑单958”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浚单20”等品种连续多年在全国推广种植,累计达2600万公顷,新增社会经济效益200多亿元。
种业要振兴,必须靠创新。作为团队的带头人,卢道文还创新运用循环育种理论、高密度抗逆育种及单倍体育种技术等方法,大胆改革和创新试验播种方式、密度等,有效消灭了虫源,提高了玉米出苗率和整齐度,可节约农时2—3天。在他的精心培育下,这些宝贵的玉米材料经受住了台风、病害的考验,最终选育出产量高、品质优、抗倒性突出等特点的新品种“安玉706”。
在田间区划上,卢道文更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田间区划与规划做得是相当精细,收麦、开沟、播种、浇水是一气呵成。卢道文和同事们一起工作在田间地头,并且身先士卒,总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也正是因为他和同事们同甘共苦,才使得玉米科研工作取得了更高更快的发展。(责任编辑:刘朝灵 赵若昊)
上一篇:科技兴农助力村庄复兴
下一篇:淄博:春天里的麦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