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支持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快速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农业企业是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科研院校是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以及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如何依托双方优势和资源,加快创新要素集聚及产学研合作,更好促进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落地?
近日,一场主题为“为春天育种”的主题活动在国家级农业示范区陕西杨凌举行。中国中化及旗下先正达集团中国(以下简称先正达)有关负责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农)有关领导、科研人员一同围绕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眼下,先正达杨凌技术中心格外繁忙,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在对一板板玉米样品进行DNA提取,开展分子检测。在自动化温室,科研人员有条不紊地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玉米进行采样、移栽、授粉……
杨凌技术中心成立于2019年,是先正达投资约3.45亿元建设的种质创新和新品种一体化研发平台。以其为支撑,先正达近两年大幅加快了新品种开发和推出的速度:2023年共有121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其中玉米新品种44个,玉米、水稻、大豆过审数量均居行业领先地位。
“种业技术创新是一个长期过程,要一直探索和实践,我们十分注重借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力量,加强产学研合作。”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种子从实验室走向农户,要经历育繁推三个阶段,其中的育种研发是核心关键阶段。
据了解,在研发环节,先正达布局了北京创新中心、中种武汉科技中心、三亚南繁中心、水稻玉米生物育种重点实验室、杂交稻新品种创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研发机构,构建了分工协作的种业现代共享研发技术体系。
“企业本身力量不能完全覆盖市场需求,因此我们来放榜,科研院所依据自己能力和意愿来揭榜,大家按照科学高效的项目管理机制做好过程跟踪,最后共享成果。”先正达中国副总裁、种子业务单元总经理应敏杰表示。
这种模式就是先正达积极探索的“企业出题-院所出智-成果共享-利益反馈”研发创新闭环,让产业链引领创新链发展、让创新链支持产业链进步,先正达为种业成果转化打造了一个新范式。
先正达种业战略与政府事务总监张晓强也谈到,在国家一系列重点项目推动下,科研机构在研发育种方面形成大量科研积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研创新体系离不开和研发机构更广泛、更紧密、更有效的合作。“一方面,对他们在前期已经有一定研发基础的成果做全面准确评估,判断哪些具备产业化基础。另一方面,通过紧密结合,也能帮企业加速研发过程,提升成果转化效率。”
据了解,先正达目前和全国17家头部科研院所进行合作,领域包括前端性状研发、技术开发,还有一些品种的商业孵化。
地处杨凌示范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与病虫害防治、旱区农业高效用水、农业生物技术等研究领域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
“西农1934年建校,1935年就正式成立了科技推广处,目的是使大学的科学研究成果可以有明显效果地地与产业结合。”西农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亚平介绍,西农如今每年约有5000名研究生,是一支重要的科研力量。我们正在探索政府、企业和学校多方合作路径,把解决产业中存在的问题融入学科建设和人才教育培训当中去,实现互利共赢。
科研机构的好种子繁育出来后,要走进千家万户,也离不开企业的推广。“大学包括基层也有农技推广团队,但和企业化运作还是有区别。”王亚平说。
玉米育种是西农和先正达合作的重要领域。在成熟品种的转换应用上,西农把已经审定的品种导入到先正达高通量测试网络体系中,以更好评价其丰产性、适应性和商业化开发价值。在人才教育培训方面,西农玉米育种专家薛吉全介绍,其团队2022年招收了3名先正达在职职工攻读博士学位,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探索实践路径。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项目合作为牵引、以人才培养为抓手,这是我们和先正达探索的校企合作模式。”西农副校长房玉林表示,专硕的培养一定要放在产业一线,根据公司及政府需求设计研究生课题,师生一同开展项目研究。
先正达在杨凌建立了近1000亩高标准玉米生物育种基地,每年可实现4-5代的“迭代”能力,为西农高端生物育种人才教育培训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条件。
但在房玉林眼中,校企合作并不局限于此。“国家颁布的《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中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旱区农业,中亚五国开展农业合作也离不开政产学研的深度合作。如果我们把世界旱区农业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起来,形成1+1大于2的合力,将来我们服务的不单单是陕西,而是覆盖中国60%疆土的干旱半干旱区域,并将辐射‘一带一路’。”
上一篇:玉米几月份老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