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2014年扬州“十大创新人物”张伯桥,是在杭集泰安交界处的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研究基地内,他正与科研人员一道,观察记录和研究小麦新品种的长势情况。面对镜头和媒体的采访,张伯桥较为紧张,但谈起他30年的小麦新品种选育和研究,却是滔滔不绝,记者的采访也从他和他的小麦新品种选育开始。
现在正是水稻生长的季节,麦子早已在5月就收割进仓,但记者昨天在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研究基地内采访时,却看到一只只塑料盆里栽种着绿油油的麦苗,令人感到新鲜和稀奇。
“为选育需要,我们实验室作为新品选育用的麦子,一年最多能长三季。”张伯桥指着一盆盆悬挂着写有编号的麦苗和记者说,一个小麦新品种的选育,一般要经历8—10年的时间,而且是从上万个甚至10万个样品中挑选,不断淘汰,有的科研工作者甚至一辈子也选育不到一个新品种。(下转a3版)
(上接a1版)为缩短研究的周期和时间,他们便采取了特殊的研究方式,一年中最多可以让小麦生长三季。
如何让小麦一年长三季?张伯桥和记者说,第一季是在本地正常生长,春节前播种,5月份收割。6月中下旬再把收下的种子到大棚里栽种,并采用加温设备,收获第二季。以后再拿刚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到研究所在昆明的基地里去播种,收获第三季。这样的选育方式,快速缩短了选育的周期。
“一年中我们最忙的时候有两个时段,一是在5月到6月下旬的小麦收获季节,1个多月时间,我们吃住都在基地,对一个个样品小麦进行收割、研究,忙累了,人倒在小麦秸秆里便会呼呼大睡;另外一个就是播种季节,我们同样要在基地里住20天左右。清晨5点多便要起床,下田观察记录,而傍晚不仅要继续观察记录,有时还要做实验做多元化的分析。”张伯桥和记者说,1985年他从扬州农校农学专业毕业后,便被程顺和院士相中,分配到了里下河农科所,一直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工作至今,30年与小麦为伍。而他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间地头观察记录,分析研究,或者到外地去新品推广,技术指导。
在基地,记者听说了关于张伯桥的一个感人故事。他儿子小的时候上学,都是妻子接送。一次妻子有急事,关照张伯桥下午放学后去接儿子。可那天傍晚,张伯桥忙碌在基地的麦田里,与程顺和院士研究一个小麦课题,竟把接小孩这事忘了。
背着50斤种子饿着肚子,汗流浃背,步行几公里到南京科研院所检测;冒着大雪踩着泥泞到河南采购专用种子脱粒设备;站上一晚上的列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进行小麦新品种的技术指导和推广……田间地头、实验室、外地新品推广,是张伯桥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内容。
30年坚守在田间地头研究小麦,顾上了小麦科研却顾不上家。“搞科研就要全身心投入。没有投入,没有付出,就不可能出成果。”张伯桥说。
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30年来,扬州里下河农科所培育出来的小麦新品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个个小麦新品种让农民增收,百姓享受到了口福。
记者了解到,张伯桥从事小麦研究工作以来,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部、省级重大研究课题(子课题)。参与和主持育成小麦新品种19个,获植物新品种权7项,主持完成江苏省农业区域标准2项。新品种累计推广种植4.5亿亩,创社会经济效益200亿元,获国家、部、省科技成果奖9项。其中“扬麦5号”、“扬麦l58”于l991、1998年分别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七、第五完成人);育成“优质高产抗病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l3”,2005年以来一直被列为全国和江苏省主导品种,是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弱筋小麦品种,累计推广种植4300万亩,增产粮食552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187亿元,“扬麦l3”2008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缩短研究的周期和时间,他们便采取了特殊的研究方式,一年中最多可以让小麦生长三季。
如何让小麦一年长三季?张伯桥和记者说,第一季是在本地正常生长,春节前播种,5月份收割。6月中下旬再把收下的种子到大棚里栽种,并采用加温设备,收获第二季。以后再拿刚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到研究所在昆明的基地里去播种,收获第三季。这样的选育方式,快速缩短了选育的周期。
“一年中我们最忙的时候有两个时段,一是在5月到6月下旬的小麦收获季节,1个多月时间,我们吃住都在基地,对一个个样品小麦进行收割、研究,忙累了,人倒在小麦秸秆里便会呼呼大睡;另外一个就是播种季节,我们同样要在基地里住20天左右。清晨5点多便要起床,下田观察记录,而傍晚不仅要继续观察记录,有时还要做实验做多元化的分析。”张伯桥和记者说,1985年他从扬州农校农学专业毕业后,便被程顺和院士相中,分配到了里下河农科所,一直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工作至今,30年与小麦为伍。而他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间地头观察记录,分析研究,或者到外地去新品推广,技术指导。
在杭集基地张伯桥的办公室,记者见到了一摞摞记录资料,堆起来有一人多高。在基地,记者听说了关于张伯桥的一个感人故事。他儿子小的时候上学,都是妻子接送。一次妻子有急事,关照张伯桥下午放学后去接儿子。可那天傍晚,张伯桥忙碌在基地的麦田里,与程顺和院士研究一个小麦课题,竟把接小孩这事忘了。
背着50斤种子饿着肚子,汗流浃背,步行几公里到南京科研院所检测;冒着大雪踩着泥泞到河南采购专用种子脱粒设备;站上一晚上的列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进行小麦新品种的技术指导和推广……田间地头、实验室、外地新品推广,是张伯桥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内容。
30年坚守在田间地头研究小麦,顾上了小麦科研却顾不上家。“搞科研就要全身心投入。没有投入,没有付出,就不可能出成果。”张伯桥说。
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30年来,扬州里下河农科所培育出来的小麦新品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个个小麦新品种让农民增收,百姓享受到了口福。
记者了解到,张伯桥从事小麦研究工作以来,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部、省级重大研究课题(子课题)。参与和主持育成小麦新品种19个,获植物新品种权7项,主持完成江苏省农业区域标准2项。新品种累计推广种植4.5亿亩,创社会经济效益200亿元,获国家、部、省科技成果奖9项。其中“扬麦5号”、“扬麦l58”于l991年、1998年分别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七、第五完成人);育成“优质高产抗病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l3”,2005年以来一直被列为全国和江苏省主导品种,是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弱筋小麦品种,累计推广种植4300万亩,增产粮食552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187亿元,“扬麦l3”2008年获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