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时代,素有“闰四月,吃树叶”的说法,因为从历史来看,闰四月时灾荒年比较多。目前,正值东北玉米春播的最后关键时期,前期局部涝灾、气温偏低等因素一度令人担忧,但整体看来,今年东北大部分地区春播顺利,出苗情况良好,仅剩余少量“洼地”无法播种。至于玉米春播面积方面,我国农业农村部表示今年要轮作玉米扩大适播面积,具体落实情况我们将持续跟踪。只是,随着临储玉米泄库进入尾声,种植培养面积大幅下调已不可能,即便小幅缩减,若未来中国得以大批量进口谷物,何惧?题外,昨夜连盘玉米主力跌破60日均线与传闻临储玉米拍卖即将启动有关。
周日(5月17日),央视新闻消息,目前全国春播粮食近八成,同比快4.1%。据JCI跟踪了解,其中,东北玉米春播已大多结束,仅剩余少部分“洼地”和温度过低地区还没完成播种(气象报告数据显示,近期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东部土壤渍涝可能加重,影响播种作业)。部分产区种植户告诉我们,由于今年是“闰四月”,玉米播种时间可能较往年有所延迟,相应收获时间也会延迟,而通常来说,“芒种”(6月5日)之前播种春玉米都不算太晚。
因“新冠疫情”影响,今年国内大部分地区东北春耕考察转为“云上”,有机构调查显示,“吉、辽、内蒙古三省变化不大,黑龙江种植成本显著提升(因疫情),且五一以后播种区域每晚播一天亩产将损失1%”,且“黑龙江玉米培养种植面积进一步下降”与JCI调查情况所有出入,以下是我们初步调查。
农耕时代素来有“闰四月,吃树叶”(灾荒年较多)的说法。闰四月出现的时间,一般相隔8年或11年,最长相隔38年出现一次,而今年正是2020年闰四月。与此同时,5月8日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2019年11月以来已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中部型),预计2020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降水总体呈“南北多、中间少”的空间分布,涝重于旱。诚然,“闰四月”本身不会必然造成粮食减产,但新中国建立以后“闰四月”和“厄尔尼诺事件”相遇给我们太多自然灾害的记忆,今年极端天气的出现(例如,东北五月罕见大雪)难免使人联想,对于国内玉米主产区的影响不可掉以轻心。下表JCI罗列出1900年以来农历“闰四月”出现的具体年份及其是否对应厄尔尼诺天气,仅供参考。
早在今年1月,农业农村部专家已表示,2020年我国农业气象年景总体偏差,3-5月降水北多南少,农业防灾减灾任务繁重;东北东部也许会出现春涝,夏季也许会出现夏伏旱;华北夏季降水偏多;此后,水利部做出,“2020年中国可能一个或几个流域同时发生大洪水”和“全国大部气温偏高,特别是黄淮西部等地”的判断,而暖湿天气使得今年病虫害偏重。这些预判似乎正在初步获得“现实”的验证。然而,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偌大的中国,极端天气对于国内玉米产量的不利影响固然存在,但在有关部门有效防范,区域阶段性产量损失不会让过去粮食大减产的局面再度发生,何况,只要中美贸易关系不破裂,我国大批量进口廉价美国谷物或许正在步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