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指导
【上饶】万年县大源镇每村集体收入40万元+他们有何创富密码?
日期:2024-07-17 作者: 技术指导

  削蔸、分拣、打包、过秤……眼下,正是出笋的高峰季,在上饶市万年县大源镇荷溪村雷竹种植基地务工的村民柴竹英,一天能挣100元。雷竹笋是荷溪村的特产,除了夏季不出笋,其他季节都出笋,因此柴竹英一年四季在家门口都有活干、有钱赚。

  柴竹英足不出村能挣钱,得益于近年来,地处山区的大源镇利用山区林地资源,打造宜农则农、宜游则游的特色产业,实现村村有“当家”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去年,大源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31.91万元,8个建制村每村的集体收入都突破40万元。村集体的“家底”厚起来,彻底改变了村集体“有心干事、没钱办事”的局面,为山区乡镇乡村振兴探出一条新路。

  ▲雷竹笋生产旺季来临,村民正在分拣雷竹笋。摄影|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洪怀峰

  “咩……咩……”3月20日,在大源镇山背村湖羊养殖基地,成群的湖羊叫得欢。村民胡文德正忙着给湖羊添草料。

  “我们村就靠这羊发家致富,一头卖掉至少能赚400元。”胡文德向记者介绍,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市场需求回暖,今年村里扩大了湖羊养殖规模,目前有500只湖羊,为增加村集体收入打下坚实基础。

  湖羊主产区在江浙一带的太湖流域,所以称为“湖羊”,是我国地方一级保护畜禽品种。江浙一带的品种怎么在万年县落户了呢?这不得不提及村里的创业能人胡国爱。

  “我原来在江浙一带务工,接触到湖羊养殖,后来我就带着湖羊养殖技术回村发展。”胡国爱向记者介绍,湖羊一身是宝,除了肉质细嫩,出肉率高外,羊粪是花卉、中草药、茶树等经济作物的肥料,羊毛纤维柔软富有弹性,可用于制作呢绒、毛毯等纺织品。

  胡国爱依靠养殖湖羊,口袋鼓了起来。在胡国爱的带动下,山背村通过养殖湖羊,以及种植4000亩雷竹,村集体家底越来越厚实,四年前账面亏损20余万元,到去年账面突破40万元。

  在大源镇,村村是胡国爱等能人带动创业的身影。这得益于大源镇“头雁先行”工程。当地党委政府坚持把选优配强村两委干部作为战略性工程来抓,突出从农村致富能手、复转军人、回村大学生中推荐和选拔一批村干部,让他们领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目前,大源镇全镇村“两委”干部中,致富能手占51%,村级后备力量致富能手占20.6%、回村大学生占17.8%,“村集体自主经营+能人带动”的发展模式,为各村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资源变资产,山区变景区,当地打造的一个乡村旅游景点。摄影|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洪怀峰

  “一亩雷竹十亩粮,二亩雷竹上学堂,三亩雷竹娶婆娘,四亩雷竹建新房”,这是在大源镇广为流传的一句顺口溜,也是当地雷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荷溪村的雷竹种植大户汪君对此有深切体会。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平均一亩雷竹地能收获2000至3000公斤雷竹笋,每公斤收购价在16元左右,行情好的时候,每公斤笋能卖到36元左右,除去成本,每亩雷竹赚1万元不在话下。

  “我们这里地处山里,靠山吃山,目前,我们全镇利用山地资源,种植雷竹超过1.2万亩,雷竹种植成了很多村的‘当家’产业。”大源镇稻源雷竹协会会长袁智贤向记者介绍,当地政府倡导“像种田那样种山,像种蔬菜那样种雷竹”,把发展雷竹产业、向荒山荒坡要效益作为一项重要的“富农工程”来抓。大源镇有近八成农户都从事雷竹种植,雷竹笋主要销往上海、浙江、江苏等地。

  雷竹成了大源镇各村的“摇钱竹”,是该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取得成效的生动体现。大源镇地处万年县东部,属于丘陵山区,下辖界福、大源、荷溪、南畈、石下、山背、严家、江田等8个建制村,人口2万余人。这里既不沿边,也不靠海,“七山半水两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地貌特征,让“靠山吃山”成为现实选择。当地政府按照“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的发展模式,各村通过出租土地、产业分红、村企合作等模式集中发展项目,在发展雷竹产业的基础上,打造各村的“当家”产业:南畈村全力发展集餐饮住宿、农业观光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严家村发展香菇种植产业;界福村发展白茶产业;石下村发展集观赏与食用一身的金色泥鳅养殖产业;江田村发展小香薯产业,一改过去土地分散“不长钱”、劳力闲散“不来钱”、美丽风景“不卖钱”等问题。每个村子因此“活”了、“火”了。

  ▲竹海茫茫,绿意盎然,当地种植的雷竹生机勃勃。摄影|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洪怀峰

  “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再也用不着走山路去水库挑水喝;村里安装了路灯,晚上不用摸黑走路;出门就是水泥路,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新建的洗衣码头,解决了村民洗衣难问题。”谈及村里的变化,南畈村村民宁秀珍脸上难掩喜悦。

  南畈村村民幸福账单越来越厚,是大源镇增厚村级“家底”,让群众日子越来越甜的一个缩影。

  南畈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彭谟录的说法颇具代表性。彭谟录介绍,以前村集体口袋里没钱,面对群众没底气,村级运转经费一度靠“补”,公益事业发展靠“捐”,基础设施建设靠“要”,村级党组织缺乏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如今村集体经济强了,民生短板得以补齐,从净化河道到美化村庄,从修沟通渠到安装路灯,一桩桩、一件件实事好事,让村两委和群众“零距离”“心贴心”。

  “我们计划建一个华东地区最大的雷竹笋交易集散中心,同时延伸雷竹产业链,让农户们无论旺季淡季都能卖个好价钱。”大源镇党委书记夏斌说,该镇将进一步改善雷竹笋收购市场环境,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为农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让乡村振兴红利惠及更多的群众。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大源镇地处山区,既不沿边,也不靠海,在乡村振兴中,为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的问题,当地党委政府利用地处山区的特色,进行整体规划,全力发展种植、养殖和乡村旅游产业,实现“村集体有收益、产业得发展、群众获实惠”的多方共赢局面。

  这一成效来之不易,因为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均存在周期长,风险大特点。以当地全力发展雷竹种植为例,雷竹通常要5年才能出笋,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5年内只有投入,看不到收益。但多年来,大源镇在发展白茶、黄金泥鳅等很多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过程中,没有因为未见收益就变换主意,也没有换一个领导就变一个政策,而是充分尊重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律,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从大源镇增厚村集体“家底”的做法中显而易见,兴产业既等不得、慢不得,也慌不得、急不得,取得成效贵在“不折腾”。